找来京师同文馆的优秀毕业生,解读信中的英文——
更加云中雾里。气得文祥当场想把那个学校给砸了。
再一看姓名,文祥夫妇更惊讶——这不是最近那个打洋人官司的女讼师么!
不少洋务派官员都订《北华捷报》,以窥洋人动向。这个“民女打洋官司”的趣事,也作为饭后谈资,被津津乐道地议论过几天。
两相结合,就有了文祥夫人这么一封信。表面上是官夫人屈尊问候民女,其实暗含着文祥的意思。
文祥是少见的开明的洋务派大臣,可惜见识有限,活了几十年,没去过江南,没见过大海。听说上海有这么个奇女子,当即令自己夫人给她写了一封私人信笺,询问洋场风貌,以及洋人法庭的律法规则之事。
……
林玉婵从信中弄明白前因后果,兴奋得微微手颤。
这算是“出圈”了!
虽然她对名气并不太看重。因着身份性别原因,很多时候还刻意低调,唯恐“人怕出名猪怕壮”。
但是…若是再有个赐字、题个匾,往咱们大厅里那么一挂……啊呀呀,就算什么都没有,人家的亲笔墨迹也可以直接裱起来……”
赵怀生对人情世故的拿捏一向很准确。作为博雅资深元老,“传统文人”和“新派知识分子”两种身份,在他身上自如切换。
林玉婵偷偷一笑,强迫自己忽略他那些夸张的遐想,扯张纸,开始打回信的草稿。
……
她在信中详细提到了如今华商的竞争困境。如果这封信真能到达文祥手里,并且对他有所触动,能促成推行一些照顾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那么不仅是她,整个上海港、甚至全部条约港口的外贸商人,都能因此受益。
天下没有白给的午餐。对付这等奸猾之徒林玉婵已经有充分的经验。他越是大方,她越该警惕。
不仅没破产。近来异军突起的那个什么“商会”,貌似有她一份。郑观应此时名下已有好几家店铺,他想,哪天派个掌柜去入会,打探一下她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不过她带来的茶看起来挺不错。郑观应有业绩目标在身,也就耐着性子,尝了一口。
跟那大名鼎鼎的博雅精制茶相比,的确有细微差别。
以中国人的舌头,他觉得也算不上太惊艳。然而冥冥中的直觉告诉他,这味道就是洋人喜欢的那款。
马口罐密封良好,按照他们博雅以前的特色,由孤儿院小孩手绘花鸟,描着金边。不同的是,这次的包装重新设计过,装饰风格比以往低调内敛,商标是成熟稳重的“兴瑞”二字。
再拨弄干茶,没有杂质和粗梗,筛选得的确细致,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
“怎么样?”林玉婵跃跃欲试地问。
郑观应惜字如金,一句话不讲,转身从柜台上取出另一罐样茶,撂在她面前。
林玉婵认出,这是一家高端茶行的样品。打开看一看,色香俱全,形态均匀,一看就是上品。
郑观应的意思很明显:比不上。
闺蜜,培训之后一同上工,毛掌柜居然都舍不得管——这都是银子啊!
谁能想到,简简单单“兴瑞”两个字,在老牌洋行心中,分量那么大!
难怪苏敏官不肯轻易授权。
林玉婵核着待收账目,一边想,虽然苏老板没求回报,但她也不能白占这个便宜。兴瑞品牌的茶叶销售额,还得给他分个一两成,意思意思。
华人船商跟洋商死拼恶战,义兴今年巨额亏损是肯定的。总不能让他吃土。
门口有人叫:“长途信!”。
郑观应侧目,看了一眼她手中的茶叶,苍白的脸上闪过微微惊讶之色。
朝他推销货物的华商数不清,没人从这个角度自夸过。
他抽出一张订货单,朝她丢过去。
“先拿一百斤,佣金照旧。”
这是他今日对她说的第一句话。
林玉婵忙道:“今年茶叶丰收,我们有你有多少?”……”
郑观应朝她礼貌拱手,自己低头算账。
林玉婵气馁。说好的百年老字号呢?就这待遇?
保姆郭氏大胆分辩:“那几个囡囡是得疫病死的!不是我们……”
“啐!”一个官差踢了她一脚,“还狡辩!有人亲眼看到你们挖小孩心肝!你们等着,早晚上头下令,把你们跟你们洋主子一道砍了!——都是中国人,谁给你们的胆子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半夜老天爷就该降雷劈死你们!老妖婆!”
女教士奥尔黛西小姐带着两个女仆匆匆赶到,正和另一队官差愤怒地抗辩:“她们不是坏人,你们快放了!”
奥尔黛西小姐的通译大概也染了疫,并没有跟在她身边。
林玉婵对这种蔑视的眼神已经很熟悉了,深吸口气,开启自保应战状态。
可颠地大班却没说话,目光一转,落在她面前的茶叶罐上。
随后,仿佛一阵风吹来,吹开了他那半闭着的眼睛。他脸色一变,从兜里摸出眼镜,小跑过来,抓过马口罐,上下左右,看个仔细。
“广州十三行里那个兴瑞行?”他用标准的粤语问,“不是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