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下聘书(1 / 3)

太极宫议政殿。

雍朝建治百年,太极宫龙首原殿基顺势而下,配以龙尾坡道,漆成赤色的宫柱历久弥新,玺踩贴金柱头勾勒出龙首威严。

姬襄被低头前行的宫人些引着,一步步踏上长阶。

抬头一望,且见崇阁巍峨,层楼林立,屋檐四角攒尖,碧瓦飞甍,高垣睥睨,禁帷低张,侍从些垂首候立在殿外,静谧不语。

如今这天下共主——雍朝玄帝在殿内与高官些议事,其余官员都被叫退。

候在殿外的大内侍黄绦见着远远行来的姬襄,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见里头鲁统督大声嚷嚷:“这邶国也不是安生的,屯兵自重,边关风声又紧,但凡京城这边有所放松,便是腹背受敌的局面。”

“要臣说,这亲事可有可无,臣不信邶国那老狐狸会为了所谓的一纸婚约,会打消了这野心!”

另外一道板正的声音响起,“禀圣上,臣私以为,天下何以治,礼法顺之,兵武慑之,现如今邶国相较其余几国,已算得上忠心向主的,此番邶国公子更是不计较谣言,远赴千里进京商谈婚事,诚意可见一斑,兵戈既未动,那就还有商量的余地。”

姬襄记得此人,府正宋直,专司皇室礼秩之事,外边传其人极其正直迂腐,这次听下来倒不是那种老酸儒。

从他们的话语之中也能知晓此番濮归昀也是过了明路来京的,其名望引得这些文人雅士替他说话,也不稀奇。

殿内争个不休,百官商议姬襄婚事,殿外被正主听了去,饶是黄内侍也只能赶紧引着姬襄到一旁,唤来自己徒弟进去禀报,自己则恭敬道:“王姬稍候。”

随后,几位阁老陆陆续续地走了出来,脸色凝重,眉头快揪成一团。

最前头是如今世族名流之首谢承嗣阁老,与上一世双鬓斑白不同,此时的谢阁老乌发浓密,精神矍铄,眼神温和深邃,看起来不像权倾半朝的阁老,像是寻常人家家翁。

见着还是庶人的姬襄只是笑着道声:“阔别诸年,殿下可还安好?”

姬襄也回之一礼,“尚好,阁老风采一如从前。”

谢阁老眼角的笑意更深,连忙摆摆手,“臣这把老骨头也中用不了几年了。”说着,状似提醒道:“殿下一回京算作苦尽甘来,您本身便是天潢贵胄,如若不出差当便是一生富贵顺遂。”

至于何差当,两人都心知肚明。

姬襄仍旧笑着,没接话。

谢阁老也不在意,叹了口气,不紧不慢沿着长阶下去。

人都走尽了,殿内的内侍才打起帘子,请姬襄进去。

初秋时节白日里算不上冷,这里头却早已烧起地龙,两旁婴儿手臂般大的红烛烧着,鎏金卷耳瑞兽香炉的兽嘴顶盖之上,静静吐出一袅白色金香,殿内寂若死灰,隔着金织龙凤屏,地上投出的一团晃动的暗淡人影,添了几分幽阒。

内侍退下,姬襄绕过屏风,走至案前。

龙案上的折子、文章些几乎快堆成小山,部分批注好的奏折安稳地放在案旁的小桌上,其余的墨砚、朱笔、镇纸四处散落,约莫是被拿来砸人了。

玄帝手中正拿着一本朱红折子,脸色不定,他微微倾斜折子朝着一旁的灯笼,才看清楚了些。

他“砰”地将折子扔在案上,喘着粗气,其余内侍见状跪下,只有黄内侍从一旁递了口热茶过去。

玄帝没接,他眯着眼,将目光落在姬襄身上,一言不发,眼眸深邃威重,让人下意识低头,不敢与之对视。

姬襄与他平视片刻,终于看清这位阔别已久的父皇。

他皱纹渐深,微蹙的眉宇愈发显得沧桑,明明与谢阁老是同年生人,却已双鬓发白,面带病容。

不得不承认,这位历经多变的帝王终于是到了垂垂老矣的年纪。

姬襄率先动了,她行跪礼:“见过圣上。”

话音刚落,玄帝便将拍在案上的奏折砸过来,不巧,折子的四角尖锐,刚好砸破她的额角。

随之暴怒之声响起,“你做的好事!”

她无视传来的刺痛与鲜血,拾起带有血迹的折子,字迹大气工整,正是言官的上书,状告她不遵女德,言行无状,该重罚。

“民女认罪。”姬襄面色平静,将折子放在一旁,磕头认罚,旁边的黄内侍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欲言又止。

龙案后的人神色微沉,一人坐一人跪,隐隐僵持着。

这番倒是玄帝先软,他挥挥手示意黄内侍将姬襄扶起,放松点语气:“孤才召你回京,便给孤惹出这些事,你方才在殿外也听见了,这婚事,是家事更是国事,你是如何想的?”

姬襄垂眸道:“圣上教训的是,民女受教。”

额角的刺痛使她保持着平静,“民女区区庶人,品行不堪,这婚事还是……”

话音未毕,一位小内侍匆匆飞跑进殿内通报。

“圣上,邶国公子请见。”

玄帝怀疑的目光在姬襄身上扫了扫,似乎在揣测这位邶国公子的来意。

前头百官的话说的明白,也从中可看出如今邶国的国力不容小觑,雍朝自古分封而治,这些分封出去的异姓王与亲王些如今养出野心,成了京城的心腹大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