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北洋往事> 第 2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 章(1 / 2)

夜色已深,袁世凯斜着身子坐在一把太师椅上。

屋里只点了一盏灯烛,偌大的偏厅在这一隅的烛光下,显得格外幽暗。

其实刚刚一路走进来,他就感觉到,整个中堂府都黑漆漆的,和他上次从朝鲜回来时灯火通明的样子,有着云泥之别。

而且不知怎的,几案前的炭火明明烧得正旺,他却觉得,府里有一股暮寒之气爬上脊背,让他整个人都感觉冷飕飕的。

听到门外一顿一顿的拐杖声近了,他忙起身,垂手恭立。

见中堂大人进屋了,又忙上前搀扶他老人家到榻上坐定,然后跪下请安:“恩相从日本回来后,伤可大好了?世凯是日日悬心,只盼着能早日回京,随侍在您左右。”

说到“日日悬心”几个字时,从他迟缓的声音里,分明能听出几分哽咽。

李鸿章点了点拐杖,示意他坐下说话,然后就靠在背枕上,仔细打量着这位下属。见他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一望便知,是刚回到驿馆,连便服都没来得及换,就急忙赶来了。

若在以往,下属这般巴结,李鸿章心里是有些敷衍的。然而——今时已不同往日。

一场甲午海战,折了他辛苦经营十几年的海军。眼下他在朝中又圣眷日暮,那些早就看他不惯的大臣,更是借机跳出来,落井下石。这中堂府已是门厅冷落车马稀了。

可他袁世凯的礼数还是一点没少,这不能不让李鸿章心中生出几分感动来。

他没有大谈特谈自己在日本受的枪伤,而是直截了当进入了正题:“你奏请的整顿旧军、改练新军的方案,我看过了。陆军的新军确实要办。去岁,若不是叶志超等人在陆上溃退千里,我北洋海军又岂会腹背受敌?”

一提起这一节,李鸿章就气得不行!

“老夫当年就和左宗棠争论过,陆防海防,何为国本?我看陆军实在是不成气候,连百里挑一的武举人,也不过尽是些蛮力粗人。临敌时,西洋火器既未尝习;制胜处,韬钤武略更未尝解;鱼肉百姓,窝闭匪盗,倒是无师自通。所以才力主要做海防,为的就是另启炉灶。毕竟训练新式的海军官兵,要比改变陆军的沉疴,容易得多了。不过,就算是老夫亲手带出来的淮军,如今也是一身的毛病。朝廷不是没有想过要办新军,你的练兵办法里,又能有什么新名堂?”

听到中堂大人垂问,袁世凯忙从旁边的几案上,拾起几个预备好的本子,双手呈上。

“小人这里有起草好的《练兵要则》、《新建陆军营制饷章》和《募定洋员十三条》。全是仰照恩相您早年编练的‘淮军办法’,并参考德国军制拟定的。还请恩相大人斧正。”

李鸿章随手翻了翻,见这些章程和他之前送来变化不大,便眯起眼睛,不置可否:“你这些方案里,确有可取之处,但你奏请要办武备学堂……哼,老夫十年前就办了‘天津武备学堂’。他张之洞怕落人之后,在南方也弄了个‘水陆师学堂’。随后各地什么江南、江宁学堂,纷纷效仿设立。你如今再办,又能翻出什么新花样来?”

袁世凯听中堂大人两次垂问,言语中都透着不屑,知道今天若是再这样只顾低头回话,恐怕谈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改了个回话方式:“世凯愚笨。不过,笨人总有笨办法。小人的办法,就是时间。”

李鸿章听了,果然正身侧目。

袁世凯见他来了兴致,赶紧往下说:“本朝的八旗军早已不足恃,汉人的绿营军也是左手烟枪,右手□□,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闹了长毛(太平天国)之后,曾公的湘军取代绿营军,靠的是乡族血亲。而我淮军虽然出自湘军,但采用西法操练和新式武器,所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世凯以为,制器与练兵向来互为表里,同等重要。当今世界专用火器,外洋之枪炮,日出精进,武学教练之法,日推益密。弓、矢、刀、石的旧艺,已然淘汰了。所以,我大清必须另设军校,养备人才。小人斗胆说一句,恩相的淮军虽然采用西法改造,却不愿用武备学堂出身的高材生充当骨干。毕业生分发回营后,也只充做教习……”

说到这里,他偷偷瞥了一眼座上,见中堂大人若有所思,并无愠怒,才接着往下说:“依小人愚见,而今各地的武备学堂都没有完备的学制,上无可以继续深造的机构,下无可以选人的预备学校。按照外洋的正规军事教育,一名高级将领绝非两三年可以造就。必须经过十余年的实践,由浅入深,层层积累。而国内伏莽未靖,海上又门户洞开,为东洋小邦所辱。我四万万人得辛劳苦扒多少年,才能凑足这两亿两白银?形势和大人您当年兴办海军时,以逸待劳,有备无患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整备军务,攘襄京师,如今也是朝廷的重中之重。所以,眼下提出兴办新式陆军,遇到的阻力会比当年小。”

听完他的长篇大论,李鸿章沉吟良久,才开口问:“那你打算用多少年练兵?”

袁世凯马上痛快说出了心里的成算:“兵勇方面,世凯打算先招募十个营的壮丁。一切操练章程,均按西法办理。将官方面,分为四个等级和阶段,次第设立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兵官学堂和大学堂。学生则从淮军各营及全国各地,挑选精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