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季汉大司马> 第423章 教子谋交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3章 教子谋交(1 / 2)

武汉,汉王宫。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刘禅响亮的诵读声,在清晨的院落间响起。

刘备身着便服,坐在席上,问道:“公嗣读霍督所着《马说》,不知有何所感?”

正旦之时,霍峻向刘备献棕马为礼,或如张承所言,初见棕马似为寻常,再见为五百里马,深究为千里马。

刘备见棕马如此奇特,大喜不已。霍峻择机献《马说》于刘备,另类地向刘备表达他的感激之情,提拔他于市井之中。同时还劝刘备当选拔任贤,不可阻塞贤路。

刘备读《马说》全文,不由大悦。是感《马说》启迪性强,则让刘禅习读《马说》一文。

刘禅乖巧坐在对席,说道:“父王,霍督所着《马说》虽仅百余言,但却振聋发聩,儿臣仿佛得见千里马哀叹不得其主之感。”

顿了顿,刘禅思虑半响,说道:“霍督所着《马说》虽在言千里马,但似乎不仅在谈千里马,而有在谈论贤才。”

“嗯?”

“可否细言?”

刘禅握帛而思,说道:“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古之贤士微末之时,与千里马何其异也?”

“胶鬲得周文王赏识,反戈纣王得以发迹;管夷吾相公子小白,霸诸侯,一匡天下;孙叔敖因楚庄王而幸进,治楚国几霸中原;百里奚被秦穆公所拔,得以强秦而威戎狄。”

“诸贤士虽有坚忍不拔之心,但无君上赏识,何以名扬天下?此与千里马何其相同,无伯乐则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称也!”

刘备大感欣慰,说道:“太子记之,识才委贤,拔以重用,是为君者之道。无霍、葛、关诸君辅佐,则无汉国之盛。国之昌盛在于君,君明臣贤是为昌。”

“前汉之所以兴隆,在于亲贤臣,远小人;后汉之所以倾颓,在于亲小人,远贤臣。太子欲兴汉室,唯在委贤重能,采纳建言。”

刘禅那张青涩的脸上露出疑惑之色,说道:“敢问父王,何以识别千里马与那贤臣?”

说着,刘禅继而问道:“常言霍督被大王举于市井之中,葛君被大王发于渔耕之间,父王何以识之?”

“这?”

被刘禅这一问,刘备犯起了难事。

虽是自己请教二人时政,请二人出山。但实际来看,怎么感觉他们是恰逢其时的出现。

市井小吏,自己治下少吗?

渔耕农夫,自己见得少吗?

自己怎么就遇见霍峻、诸葛亮二人?

“咳~”

刘备咳嗽一声,说道:“识才如识马,己有学识,凡晓大事,得遇见贤才,言语深谈,咨以形势,便可知其能也!”

说着,刘备摸着刘禅的脑袋,说道:“故而父王让你习读典籍,便是为治国识才之用。”

在刘备眼中,自己病逝之后,刘禅继自己之位,大体无法像自己常年率兵亲征。如此之下,他认为刘禅治国的才能当属重要,故而除了让刘禅习读经书外,他还让刘禅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

今让刘禅读《马说》便是想让其知道,治国之中举贤任能尤其重要。不料刘禅天赋聪明,不用解释就能深晓《马说》背后的深意,属实难得。

“诺!”

盖是因寄奴之名,或是因精、卵不同,刘禅较历史上多了些机智。

刘备教子之余,王粲趋步而来,禀告道:“大王,中原急报!”

“何事?”

王粲将巾帛送上,说道:“据斥候言,许昌发生动乱,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率家人举义,围烧许昌城,欲拥天子南下,投靠大王。”

“丞相长史王必发屯田兵讨之,及天明,吉、耿、韦叛乱被平,许昌遂是安定。曹操为之大怒,招许昌百官至邺城,欲有问罪之意。”

刘备浏览巾帛上的内容,皱眉说道:“吉、耿、韦等人被诛,今许昌叛乱已平,曹操招许昌百官至邺城,莫非暗藏他意?”

如刘备所说,参加吉、耿、韦、金四族因参加许昌叛乱,被曹操下令夷灭三族。可以说许昌叛乱之事就此消停,但曹操似乎没有消停之意,而是有扩大打击面的意思,让人颇是费解。

“大王,是否招诸卿入宫议事?”王粲建议道。

“可!”

刘备略有所得,说道:“招仲邈、孔明、孝直、子初等要臣入宫,孤忧曹操或有他为?”

“诺!”

在王粲的吩咐下,几名侍从疾步出宫,向众人传达刘备政令。

“父王既有要事,儿先行告退!”

见状,刘禅持帛拱手,说道。

“且慢!”

刘备手搭在刘禅的肩膀上,问道:“你与阿弋近来关系如何?”

刘禅抬头眨了眨眼睛,说道:“儿与阿弋关系莫逆,常同吃同住,其为人聪明和善,但就是不太说话。”

刘备笑道:“今后多处之,不必常居宫中,可与友人出宫狩猎,或是采风民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