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第214章报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报告(2 / 3)

,他展开一张白纸,在上边写着自己的想法:“加大中原难民的转运规模。不局限官府控制的船队,合理利用商徒、船主。”

想到那些船主,公孙度眼睛一亮,与岸上的商徒们不同,对船主们来说,转运难民与转运货品的选择间,阻碍他们的,唯有利益而已。只要转运难民获取的利益足够,在道德感召下,大多数的船主还是乐意转运难民的。

“嗯,利益。”

抿了抿嘴,公孙度想到郡府仓库中的财货因为转运难民,正在肉眼可见的流失,也感到既心痛又无奈。

忽地,他看到上一条商徒以难民劳工工资支付船资的做法,心底冒出一个想法。

“既然根本是难民与船主之间的利益往来,为何不舍弃那些赚差价的中间商?难民此刻拿不出钱财,可不代表他们没有价值。此时,就需要一个媒介,一个通往未来的价值衡量物。”

“要不,以这些难民的船资,发行一个债券?为了有利可图,还要带利息。还要考虑到部分船主的急迫,这债券就必须是可以交易的那种。”

公孙度眉头一挑,立刻意识到了这方法的可行性,因为沓氏的特殊性,其本身已经有了金融中心的意味,既然是金融中心,进行一些金融操作也是正常的。

“嗯,就这么干!”公孙度为了不让沓氏城的金融气氛因为没有足够的金融产品刺激而渐渐稀薄,以至于消散于历史尘埃中,他打定主意,给岳继刚写信:

“与船主协定,以难民的转运距离,设定标准价。难民与船主签订协议,未来以连本带利的形式支付账款。郡府见证下,以此债务发行一批可交易的债券。”

写好寄往沓氏的信函,公孙度将批改的文书丢向一个标有完成的竹筐,颇有成就感的他本想伸个懒腰,可抬头的瞬间看到标有待阅的竹筐里满满的文书,笑容霎时间消失,拍拍脸蛋,禁不住庆幸道:

“哎,要不是我依照后世的办公文件格式,重新设计了郡府文书,如今光是看那些文绉绉的言辞就得花上好几天的时间。”

想起初一掌权时,底下人呈上的各种公文,公孙度那可真是一点点的找关键词,才能搞懂文书的主要意思,要是有主意其实还好,可怕的是,有些人的文书,压根没有主意,就是瞎几把扯!

然而,这时节的文人还真好这口,不看你文章意思,就看言辞的文采,辞藻华丽就是美。

那段日子里,被文书折磨得无可奈何的公孙度,凭借着杀戮豪强的余威,很是处罚了些瞎写文书的官吏。

最后硬是在郡府上下,普及了他所设计的通用官府文书格式,让充满文采的官府撰文,彻底变成了匠气十足的样板文章。

“呼!”

长舒口气,甩甩脑袋,想将将那些糟心事甩掉的公孙度继续批阅。

“玄菟郡春耕工作汇报?”

一看到这样明确的标题,公孙度欣慰的点着头,继续阅览下去。

有着他的督促,玄菟郡的春耕总算是没多少耽误,有着辽东郡的铁器、农具支援,加上本地百姓的生产热情,即便是缺少壮劳力,也都勉强完成了春耕工作。

当他看到各地官吏对耧车的表扬时,公孙度禁不住想起了曲辕犁,这玩意他还没有见过,但他并没有将之发明并且立刻推广的意思。

耧车虽然有着自动化一般的耕地、播种、覆土流程,看上去十分高大上,但碍于动力、以及材料因素,耧车的耕种其实是一种浅耕,产量远不如后来成熟的深耕。

但关键在于,曲辕犁这种用具,其客户主要是面向于小农的,便于转弯,利于翻地,单牛使用等优点使得其特别适合个体户。

这就与公孙度集体化耕作之目的相差甚远,所以他也只是在耧车的设计上,让工匠营在犁具上增加了曲辕犁的构件,而没有专门生产曲辕犁这种农具。

想起那些在田间忙活的农夫,公孙度心中分析道:“乡间的劳力,可以分为青壮男性为主的壮劳力,以妇人、少年为主的半劳力,以及老幼等无法生产的非劳力三种。”

“以玄菟郡的试验来看,只要农具、耕牛足够,靠着半劳力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耕作的完成。当然,使用半劳力进行高强度的劳作的事情不可复制,非常时不可施行。

在谷物的生长阶段,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在有一定技术能力、有组织力、有相当的物资储备的集体农庄中,完全可以用半劳力生产。

而在这段时间里,免去从前的官府常规的劳役征调,改为在商社、郡府的统筹下,以支付一定的报酬的方式,让农庄壮劳力进行集体式的生产活动。”

这种不时将农业劳动力抽离的做法,其实是在降低农业地位。因为据公孙度的计算,农户如果一年时间单纯在田亩之间的劳作,哪怕使用最新的农业技术,最优良的农业器械,最后的生产价值,也根本无法与这种混合经营的生产价值相比。

公孙度哪怕想起了某些可以明显增加农业产量的办法,也没有立即实施,因为一旦这些方法需要占用壮劳力,那就与他的初衷相悖了。

顿了顿,公孙度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一句话:“农业,就目前而言,还是取量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